8月21日,由中伟集团旗下贵州中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海外进口的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运抵广州,在黄埔新港海关的监管下,该批货物被顺利验放。8月25日,此批再生黑粉顺利到达目的地——中伟铜仁(上市主体)产业基地,这是《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正式实施后,中伟首次进口的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也是全国首批次进口的再生黑粉之一。当天,铜仁海关夏泽薇关长一行来到中伟铜仁(上市主体)产业基地,与中伟股份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朱宗元及中伟股份经营总部、财务关务、铜仁产业基地相关负责人共同见证中伟首批进口黑粉入库。
产业资源端格局重塑
中伟“全球循环”助推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双资质的新能源材料循环回收企业,中伟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伟股份在铜仁已建立起“电池拆解-梯次利用/破碎分解-综合回收再生”的全流程生产体系,将回收的镍、钴、锰、锂元素再次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生产,链接起从资源到应用端的产业生态闭环,为客户提供低碳、可循环的绿色产品。在海外电池废料和报废电池数量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再生黑粉的合规引进,将进一步释放公司回收产能,激活二次资源的绿色势能,强化“全球循环”布局,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水平。
首批符合新规的黑粉原料进入国内循环工厂,为中国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全新的资源路径支持——从原生矿产资源转向全球二次资源整合,这将为中国循环回收市场注入强大动力,缓解国内一次资源端紧张局面,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的主导能力,打造电池资源循环核心枢纽。
关企合作共建标准
从零破局推动行业变革
早在2023年4月,中伟股份联合长沙海关、广州海关向海关总署提出回收板块关于粗氢氧化镍钴的税政调研建议;2024年1月,海关总署采纳建议,发布了《粗氢氧化镍钴》的新增单列编码,实现了回收循环材料粗氢氧化镍钴海关编码“零突破”,相比于以往无税号时适用的6.5%税率降低了3.5个百分点。2024年12月,由中伟股份及行业代表共同参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订的GB/T 45203-2024《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首个战略性黑粉国家标准。标准发布后,中伟继续保持与海关深度协同,积极参与并推动再生黑粉海关准入检验规程及税号身份证等落地性举措。
在准入方面,中伟股份参与海关总署商检司、天津海关、广州海关、宁波海关、长沙海关等各关区专家组实地调研,共同推进SN/T 5937-2025检验规程的制定与落地;在税号方面,中伟与各地海关提出税政调研建议,获海关总署采纳,增设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单列税号,让再生黑粉拥有了专属身份证;在新政生效前,中伟股份与黄埔新港海关开展首批试运行关企交流会,针对首批进口再生黑粉进行试运行操作,提前沟通进口过程中的关键监管点,携手黄埔新港海关高效拉通首批再生黑粉的合规进口;首批再生黑粉到厂当天,中伟股份与铜仁海关开展座谈,围绕降低再生黑粉进口税率、减少抽检频次等降低企业成本的合理化建议展开进一步讨论。
再生黑粉跨越国界进入国内循环工厂,标志着长达十年进口禁令的结束,成为中国破解新能源原料资源困局的新支点。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龙头企业,中伟股份将继续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及各相关方的合作,以“技术标准共创”引领行业变革,不断赋能全球新能源产业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
地址:长沙市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檀金路1号
邮箱:cngrgroup@cngrkg.com
中伟集团
官微二维码中伟金能
官微二维码中伟股份
官微二维码